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,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、为了人民、造福人民的理论,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。”这一重要论断,深刻揭示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,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,科学回答了“我是谁、为了谁、依靠谁”这个根本问题。
马克思主义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、丰富和发展的,是彻底地、完全地为着人民的理论,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。
纵观马克思的一生,他始终胸怀崇高理想、为了人类解放事业不懈奋斗,直到生命最后一刻。他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——者同盟,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——国际工人协会,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——巴黎公社革命,满腔热情、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。在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》中,马克思就在关注“各国人民未来的生活”;在《宣言》中,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强调“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”,提出了“全世界无产者,联合起来”的伟大口号。马克思毕其一生都在关注人、关注人类解放、关注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,关注人的生存、人的发展,关注人的价值、人的自由、人的解放等。由马克思、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,同样贯穿了人民情怀,是为人类谋求自身解放的普遍真理。
马克思主义认为,在人类历史发展中,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,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,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,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一切运动也只是“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”。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,提出“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,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”,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、没有剥削、人人平等、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、跨越时代的影响力,主要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,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。
习指出:“人民立场是中国的根本政治立场,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。”新征程上,我们一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,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。
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。为什么人的问题,是一个根本的问题、原则的问题。同志指出:“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。对于员来说,也就是需要站在党的立场,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。”习指出:“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,一切为了人民、一切相信人民、一切依靠人民,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,这是中国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。”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,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。中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,没有一点自己特殊的利益,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、任何权势团体、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,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。回顾百余年历程,我们党之所以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逢生,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,最终的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,党都始终坚守初心使命,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。
坚持发展依靠人民。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脉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,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。同志曾形象地说:“我们人好比种子,人民好比土地。我们到了一个地方,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,在人民中间生根、开花。”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忘记了人民,脱离了人民,我们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就会一事无成。从革命战争年代的“唤起工农千百万,同心干”,到和平建设时期的“遍地英雄下夕烟”,再到新时代新征程的“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”,我们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、与人民心心相印,想人民之所想,行人民之所嘱,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。一路走来,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彪炳史册的答卷。
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习强调:“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,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。”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,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,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。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,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、建设和改革,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、抵御重大风险、克服重大阻力、解决重大矛盾,攻克了许多长期没解决的难题,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,以扎实的行动回应人民对更好的教育、更稳定的工作、更满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、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、更舒适的居住条件、更优美的环境、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,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
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”,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,也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取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。前进道路上,只要我们始终站稳人民立场,牢记“江山就是人民、人民就是江山”,坚持为人民执政、靠人民执政,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,就一定能实现强国复兴的宏伟目标。
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。“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、现代化观。”前进道路上,我们一定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,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,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,切实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进程中补齐民生领域短板,兜住兜牢民生底线,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水平。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、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在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,一件一件抓落实,一项一项促提升,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
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。前进道路上,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,真诚倾听群众呼声,真实反映群众愿望,真情关心群众疾苦,把人民拥护不拥护、赞成不赞成、高兴不高兴、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,自觉向群众学习,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,切实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。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,进一步解决影响党的先进性、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,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,持续纠治“”问题,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认真真地对待,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,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。
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:“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,是最广泛、最真实、最管用的民主。”前进道路上,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充分体现人民意志、保障人民权益、激发人民创造活力,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显著提升国家治理效能,使国家治理取得更大更好的治理成效,让人民当家作主不仅在过程上得到充分实现,而且在成果上得到充分体现,充分彰显民主的真实性。必须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,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,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、民主协商、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,真正把人民当家作主“具体地、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,具体地、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,具体地、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”。
忠实践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。习强调:“推进强军事业,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始终做人民信赖、人民拥护、人民热爱的子弟兵。”自成立之日起,人民军队始终恪守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坚持一切为了人民、一切服务人民,忠实捍卫人民利益,严格执行群众纪律,树立了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,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。前进道路上,人民军队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,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,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,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好“突击队”,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,让军政军民团结之树根深叶茂,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的时代新篇。